光華論壇
2023/11/13 期望紀念中山先生,體現民權民生真諦
今年11月12日是帶領中華有志之士,推翻滿清帝制,解放封建思想,創建民國成為亞洲第一個共和國,大力鼓吹與推行民族、民權與民生福國利民的「三民主義」,為21世紀是屬於中國人世紀奠下宏基的孫中山先生158歲誕辰紀念日。
當天一如往年、臺灣各界都會自發前往國父紀念館獻花,辦理學術研討會致敬外,澳門、日本與東南亞、美歐僑界也都舉行熱烈的追思活動,對中山先生為中華民族偉大付出貢獻的由衷敬意,。
回顧歷史,民國肇建,外有帝國主義列強,內有軍閥割據,內憂外患,情勢非常險峻。中山先生仍精心撰寫「適合中國國情,順應世界潮流」的「三民主義」,希望能恢復全體國人的自信心,體悟「主權在民」與「民生在於養民」的道理,從而建立人民有權、政府有能的「萬能政府」,勾勒出民生樂利的富強藍圖。
尤其,他堅決主張「主權在民」,讓每個中國人都能成為皇帝,更是中山先生的思想核心。此外,「孫文學說」、「建國大綱」、「建國方略」及「實業計畫」等強國富民大計,都是體現中華文化「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的極致精神。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播遷到臺灣後,即根據中山
先生的福國利民思想,建設臺澎金馬成為三民主義模範省,不僅民生樂利,更順利完成3次政權和平轉移的政黨輪替,寫下世界民主燈塔的輝煌成就,體現中山先生「主權在民」的人本思想。但中共卻因「文化大革命」、大搞「三面紅旗」等錯失各項建設先機的舉措外,也使中華優良文化遭到空前浩劫;直到鄧小平「摸著石子過河」,實施經濟改革開放,歷經江澤民、胡錦濤與習近平三代領導人的奉行發展,才有今日已非昔日吳下阿蒙,在國際舞臺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雖然歷經新冠疫情、世界通膨與美中貿易角力的衝擊影響,GDP不再有大幅度的成長,目前尚能維持基本局面,但爛尾樓、房地產崩跌、金融亮起紅燈等未爆彈、青年失業率升高、醫保等問題一一引爆外,在政治體制改革上,距離人民的期待更是有很大落差,原總理溫家寶曾信誓旦旦要早日「還權於民」,不僅沒實現,習大大還可修改憲法,給自己任期延長,破壞了中共的接班體制,讓人民是敢怒而不敢言。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無他,主要是中共體制出了嚴重缺失,也就是海峽兩岸在於體現中山先生思想的程度有別。
事實上,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與習近平等歷任領導人,都一再公開推崇中山先生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其救國救民的博愛思想與堅持奮鬥到底的精神,值得共產黨人尊敬與效法。從毛澤東把《三民主義綱領、艱苦奮鬥精神》稱為是孫中山先生「留給我們最中心、最本質、最偉大的遺產」,是「對中華民族最偉大的貢獻」的推崇之言,就可清晰窺見中山先生的深遠影響力。
既然中共當局也曾宣示「中國共產黨人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最堅定支持者、最忠誠和作者、最忠實的繼承者,要完成孫中山未竟的事業…」,就應當有效深化各項改革與加速建設力度,帶給人民幸福希望外,亦能深切體認民主是普世價值、民生是安民基礎,也是中山先生的思想核心,將「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盲點與誤點,能夠正本清源改正,在「民權」上落實權能區分,實施直接民權,讓人民有選舉、罷免、創制與複決權力,使真正品德廉潔高尚有能力者為人民服務,造福人群,同時亦可避免一黨專政「絕對權力、絕對腐化」的亂象外,在民生上如何創造均富環境,避免貧富差距日益擴大,造成人民仇富心理,並能健全改善經濟體質,有效緩解失業率對社會穩定的壓力,這些解方全都在中山先生的思想藍圖裡。
兩岸關係「合則利,分則害」!中華民國臺灣的民主成就與經濟競爭力,何以能吸引世界各國與華人的目光,主要就是臺灣已體現證明中山先生民權與民生主義真諦,在臺灣土壤上完全可行!因此,中山先生的思想不僅兩岸經濟可以互補、文化可以交流,民主法治也同樣可以對話,也能致力民主普世價值的推進,使中國大陸成為世界民主巨人。
蔡英文總統於今年10月10日雙十國慶致詞即明確表示:「和平是兩岸的唯一選項,以維持現狀作為各方的最大公約數,就是確保和平的關鍵之鑰」外,並「願意以臺灣的民意共識為基礎,以對等尊嚴為前提,以民主對話為程序,以維持現狀為核心,與北京當局發展雙方可接受的互動基礎,以及和平共存之道」,才是開啟兩岸共存共榮、互惠互利的契機。
總而言之,誠如習近平主席所言:「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跟不上的人必將成為落伍者,必將被歷史所淘汰。」深信中共只要借鏡臺灣經驗,不再堅持一黨專政,早日「還權於民」、致力「民生均富」,必能使大陸邁向民主康莊大道,達到紀念中山先生「開太平」、「致大同」,造福人民目標的深遠意義
外,也能像臺灣一樣,成為世界民主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