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華論壇
2023/01/24 G20後美中關係變化 兩岸情勢怎麼走
1999年開始的「國際經濟合作論壇」歷經幾番變革,二十大工業國(G20)國家領導人參加的年度會議,今年11月15日和16日在印尼的巴厘島舉行。
在開會之前,全世界都予以高度關注,為什麼?因為二十大工業國的GDP總量佔全球GDP的85%,貿易佔全球貿易總額的80%以上,人口佔全球人口的2/3。所以G20領導人之間,任何風吹草動,對爾後全世界的發展,都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尤其是今年,世界各媒體都預估:俄烏戰爭、中美關係、台灣問題將成為峰會的重點。其中,中美兩頭大象正在打架,兩國領導人會不會見面?中美會不會找到互動之道?會不會刮起和平風?更是媒體關注的重中之重。
所幸,中美兩國領導人在G20開會的前一天,也就是11月14日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雙邊會談,時間超過3個小時。嚴格來說,雙方都嚴謹的重複既有政策,嚴格劃出雙方的護欄與紅線;雙方發言內容雖然沒有太多新意,但是,兩位領導人還同意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問中國繼續談判,也算是雙方之間,緩解對立的徵兆。
依照美國白宮會後發布的輯要,其中提及台灣的部分所佔據的篇幅最多,從一個中國政策沒有改變,美國反對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符合世界利益,直到反對中國對台灣採取脅迫性和日益侵略性的行動,破壞台海及更廣泛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危害全球繁榮等內容,堪稱詳盡。
依照中共外交部網站公布的相關陳述,通篇新聞稿中所佔篇幅最多的議題也是台灣問題。其中指出,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中方重視美方對於「四不一無意」的態度,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但台獨同台海和平穩定水火不容,希望美方言行一致。
我中華民國陸委會在官網上強調,中華民國台灣是主權國家,從來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或內政,兩岸互不隸屬是客觀現狀與事實;捍衛國家主權與民主自由的「四個堅持」是台灣共識與核心利益之所在,是不能逾越的底線,更不容侵犯破壞。
綜合言之,G20後,美中立場一如既往,雙方似無「積極合作」意圖,中美在台灣問題上短期內仍難取得共識。中美雙方雖承諾今後要加強溝通協調,卻都沒有提到要恢復、或部分恢復軍事交流,以避免軍事衝突。
我們很清楚知道,中美是「大兩岸」關係,中台是「小兩岸」關係。「大兩岸」關係的好壞,會影響「小兩岸」關係的走向。
今天,G20後,中美「大兩岸」的衝突關係,稍微緩解,但中共現正面臨多重困境,可說是「政經挑戰、內外交逼」。隨便舉些例子,國際上包含:全球化倒退、全球經濟下滑、中美科技戰、氣候暖化問題。國內的包含:經濟結構轉型、科技創新能力不足、城鄉差距與收入分配差距、民眾醫療就業住房問題、內需不振、環境汙染。隨便一項問題處理不好,對於黨「廿大」要求的「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的目標,會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為了解決中共當前發展困境,以及為全世界營造和平環境,緩解「大兩岸」衝突困境,營造「小兩岸」和平氛圍,我們誠摯的建議,中共廿大報告中所說:「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的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敘述的順序,應該予以調整。
原文的意思是,是先要完成「國家統一」然後才能達成「民族復興」。我們認為,這在邏輯上有因果錯置的問題,也就是應該「民族復興」在先,「國家統一」在後。
這個道理至為淺顯,如果中國建設成為:人民生活富足、人人自由自在、社會公平、民主和法治健全、人權保障充分、文化興盛的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自然對全世界、對台灣社會產生極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如同中國的漢唐盛世,鄰近的國家主動效法漢唐典章制度,這才是中國全面崛起和復興的最好結果。
因此,我們建議中共當局,當前首要工作,應當置重點在自身的「民族復興」,努力打造一個國家富強,社會公正,人民幸福的國家,讓「漢唐盛世」的光景再現,屆時自然會產生磁吸效應,說不定,會有許許多多地區和人民,想主動成為中國的一部分呢!這也才是,當前兩岸情勢最好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