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華論壇

2022/01/18 中共利用矛盾推進「次國家級外交」

前言
        2021年12月31日,德國經濟亞太委員會主席、西門子公司(Siemens)總裁博樂仁(Roland Busch),在《南德意志報》(Süddeutsche Zeitung)警告綠黨籍外交部部長貝爾克博(Annalena Baerbock)「不要與中國採取對抗性外交」,「如果發布出口禁令,意味我們不能再從中國購買太陽能電池,德國能源轉型將就此告終」。同年12月20日,美國愛荷華州前州長、駐「華」前大使布蘭斯塔德(Terry Branstad),亦宣布正在組建專注於美「中」關係的諮詢集團,將為向「中國」投資的企業家和投資人提供指導和解決方案。11月30日,中共外交部副部長謝鋒,在北京與美國工商界和地方州市代表舉行視訊交流對話。基此情勢看來,中共正意圖規避抗「中」聯盟的政治與意識形態紛爭,轉而持續應用「次國家級外交」(Subnational diplomacy)策略,不僅引起國際重要智庫關切;更值得注意的是,該策略係利用西方國家地方政府、社會基層結構與利害關係人,對抗或緩和各國對「華」政策,以利「中國」所偏好的政治進程。
「次國家級外交」出現新興策略運用空間
        博樂仁曾於2005年在上海出任西門子公司汽車亞太區總裁兼執行長,到2020年3月擔任公司總裁迄今。2021年11月12日,博樂仁發布該公司2021年財政年度(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西門子新訂單額達到714億歐元,營收達到623億歐元,均實現兩位數成長(2020財年分別為580、553億歐元),顯見其對大陸經貿利益與利害關係不言而喻。布蘭斯塔德則曾被中共官媒喻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有著和大陸人打交道的豐富經驗。布蘭斯塔德曾2度擔任愛荷華州(State of Iowa)州長,1983年時他推動愛荷華州與大陸河北省結成姐妹省;習近平尚未成為「中國」國家主席時,曾於1985年以河北正定縣長身分,用省級農業代表團名義訪問愛荷華州,與時任州長布蘭斯塔德會面。之後兩人曾2度官式會面,外界視布蘭斯塔德與習近平關係友好,布蘭斯塔德於2017年7月出任駐「華」大使,2020年10月離任。而今,時值美國制定系列反制中共的法案與部署國際抗「中」聯盟之際,中共更是加緊向西方國家地方政府、社會部門與利害關係人施壓。顯然,「次國家級外交」出現新興策略運用空間,不僅在對抗或緩和各國對「華」政策,更在推動「中國」所偏好的政治進程。
參、歐美國家智庫高度關注「次國家級外交」情勢
        在德國領先群倫的智庫,也是歐洲專門研究大陸之最具規模機構-墨卡托中國研究所(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 MERICS),於2021年11月18日發布「小池塘裡的大魚:中國在歐洲的次國家級外交」(Gig fish in small ponds: China’s  subnational diplomacy in Europe)報告,指出中共對歐洲政策,不僅在很大程度上繞過了歐盟機構和國家層級政府,穩步擴大與次級部門的聯繫,與數不清的地區和城市建立各類夥伴關係;而且次國家級外交導致對「中國」投資、研發合作以及政治和文化交流的增加,使歐洲的地方政府和城市,基本上對「中國」持歡迎態度。同時,該報告亦發現美「中」兩國關係近年來雖然迅速惡化,從白宮到國會與美國聯邦一級的政界領袖,在「中國問題」上所持立場基本高度一致,但是在地方一級的州、市政府中,對「中國」的態度很多時候卻迥然不同。在50位州長中,只有6位對「中國」態度強硬,明確對「中國」示好的州長則多達17個。
        同月23日,美國捍衛民主基金會(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即曾發布「中國如何嘗試讓美國自我反轉」( How China is Trying to Turn the U.S. against Itself)研究報告,就長期以來普遍為人忽略的「中國」對外戰略提出警告。該報告指出,有關「中國」的研究方法論過於簡單,人們慣於基於「中國」的公開聲明;事實上,「中國」將地方政府關係視為對華盛頓施加影響的潛在工具,「中國」期待的是,在短期內,美國州級和地方政府可以向聯邦政府施加壓力;從長遠來看,「中國」將美國地方官員,視為未來的國家領導人來進行交往。可見,「次國家級外交」不僅出現新興策略運用空間,也為中共總體國家利益與外交戰略服務,既在推動「中國」所偏好的政治進程,也意圖讓親「中」勢力從量變到質變,以培養對其友好之國際力量。
結語
        中共之所以能運用「次國家級外交」策略,顯然存在著事務發展的對立矛盾因素。一方面,係利用西方國家政體多元和去中心化的對立特點,以及民主政治政治碎片化(Political fragmentation)權力分散在不同派別與勢力的矛盾因素,使得民主政府難以有效運作,從而有系統地拉攏、鼓動各國地方政府,從次國家級層面對抗、緩和各國的對「華」政策。再方面,地方政府與次國家級部門,與中共黨國威權體制的意識形態政治紛爭既不明顯,地方首長亦鮮少以反「中」議題做為競選訴求。從而,有利於彼此利益互惠,遂行「次國家級外交」策略。值得注意的是,「次國家級外交」策略的親「中」勢力質變因素,卻為中共總體國家利益與外交戰略培養友好勢力。然而,卻將對我國安全利益和國際抗「中」聯盟,造成不穩定與潛在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