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華論壇

2022/02/22 從北京冬奧看中國的崛起

        二0二二年北京冬季奧運會經過十七天的會程,終於在二月二十號晚間的閉幕典禮畫下句點。為期十七天的會程,計有九十一個國家,超過兩千八百名運動選手參與盛會。而北京繼二00八年夏季奧運會之後,再度主辦今年的冬季奧運會,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夏季和冬季奧運都舉辦的城市,也就是北京媒體自稱的「雙奧之城」,原本是奧運會史值得記上一筆的榮耀,不過,卻因為伴隨著這次北京冬奧引發而來的爭議,也讓主辦國蒙上濃厚的陰影,可以說是具體反映了中國崛起在新世紀所面臨的阻礙。
        首先,政治改革停滯的中國大陸,對西藏、新疆和香港人權的壓制作為,以及不斷擴張的軍備武裝,以軍機、軍艦侵擾區域和平穩定,為週邊鄰國所帶來的威脅,在在引發國際社會的撻伐,不但促使全球兩百四十三個非政府組織發表聯合聲明,呼籲各國政府共同抵制北京冬季奧運會,而且也有許多國家,包括美國、英國、澳洲、加拿大、丹麥、立陶宛等等,都具體表態對這次北京冬奧作出了外交抵制。
        其次,在北京冬奧舉行期間,北京市的新冠肺炎疫情顯著升溫,累計確診人數創下當地一年半以來的高峰,而奧運「閉環區」內也累計有一百多名的工作人員確診,使奧運的整體防疫工作異常嚴峻。最後,只得被迫採取更為嚴格的防疫措施,不僅所有賽事都採閉門競技,不再開放售票入場,改為限定組織觀眾現場觀賽,同時也嚴密強化北京居民的防疫管制,導致日常生活和外出行動都受到層層限制,為歷屆最冷清的冬奧賽會付出了極大代價。
        除此之外,北京冬季奧運會競技場地的所在,向來是中國大陸水資源短缺的地方,因而這次北京冬奧幾乎都以人工造雪充數,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不環保的一次冬季奧運會。還有,北京冬季奧運舉辦期間,在大陸列管有案的異議人士和維權人士,都遭到中共當局的監控或關押,甚至於較為活躍的社群媒體評論者也被封鎖帳號、禁止出聲。不只這樣,中共官方還警告參賽的奧運選手,要是對大陸人權狀況任意提出批評,將會為自己帶來麻煩和困擾。
        可想而知,北京申辦夏季和冬季奧運的當時,受到許多國家的支持,大都是認同中國大陸的穩定發展有利於區域和平,同時也希望中國在新世紀蛻變成為負責任的現代化國家。令人感到非常遺憾的,今年的北京冬奧卻反映了國際社會對這種期待落空的憂懼和不滿,讓中國大陸在境內維穩和防疫艱困的處境之外,還要面對其他國家外交抵制的羞辱與難堪。
        不容否認的,當今中國的國際形象確實給人較多負面觀感,例如全球的仿冒品,有百分之八十來自中國大陸;所製造的商品,安全問題也遭到全球消費者的詬病。又例如中共大筆金錢援助非洲國家,換取非洲各國政府在國際間的支持,卻漠視非洲人民的生活福祉;也因此,有些國家與中國大陸一面進行經貿交流,又一面採取防備策略,不但禁運高科技產品,也密切留意中共的武力發展,唯恐極權中國崛起將成為世界安定的隱憂,而中共近年來對現存國際秩序的衝撞態勢,也的確讓全球區域衝突更加複雜難解。
        從北京冬奧看中國在新世紀的崛起,確實存在著兩大障礙,一方面是來自內部社會矛盾和經濟發展失控所造成的衝擊,另一方面則是受到「中國威脅論」的影響,在國際上無法取得多數民主集團國家的信任。其實,這兩大障礙是互為表裡、一體的兩面,內部的矛盾是因為政經體制配套的失衡,而外界對中國崛起的警戒,則來自於中共一黨專政,而且決策模式又不夠透明所造成的疑慮。
        對當今的中國大陸來說,如何跟國際社會建立良性的互動關係,並且透過體制上的修正和改革,來追求政經及社會方方面面的進一步發展,才是符合十三億中國人利益的需求。中共當局對這樣的國際處境自當瞭然於胸,這也是當初北京申辦夏季和冬季奧運會,爭取參與國際事務,希望拓展國際影響力的初衷。如果北京冬奧之後的中國要讓世人有所期待,就必須中共當局發揚奧運憲章的和平精神,以符合現代文明政府的作為,妥善處理大陸境內各方的民族主義,進而開拓出民主人權可長可久的制度和規範,才能消除「中國威脅論」的疑慮,對國際社會作出恰如其分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