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華論壇

2024/06/01 以藝術展出為「六四」的記憶作歷史見證


        以藝術展出為「六四」的記憶作歷史見證

各位聽眾朋友:

    「六四事件」即將屆滿三十五週年前夕,在臺北市中正紀念堂中央通廊,有十八位藝術家透過各式媒材的創作,以展題為「生死存忘」的三十幾件藝術品,帶領人們思考自由、民主和人權的價值,同時也為「六四」事件的記憶作歷史見證。

這次「生死存忘」的藝術展出,是由華人民主書院協會所主辦。參與的創作者當中,有多位流亡海外的香港人士,以及來自中國、美國和丹麥等國的藝術家。而展場的空間配置,則是先從「六四事件」相關的作品開始,再延伸到香港「反送中」民主運動,以及臺灣白色恐怖時期的過往,呈現出一系列極權體制對人權迫害的相關議題。據策展人表示,以「生死存忘」為展題,是期望觀展民眾能透過生死之間的思考瞭解這些事件,進一步讓受難者的精神得到認同而長存於世。

                                                

  這些藝術展品,不乏重現「六四」事件現場氛圍的創作,例如參展的大陸藝術家杜文,曾親身經歷慘無人道的逼供,他以畫筆重建當時的情景。而另一件目前由非營利組織「人道中國」所收藏,題名為「六四門板」的作品,則是一九九0年為聲援「六四」悼念行動,不具名的藝術家擺放在天安門廣場的創作。這次空運來臺展出實在難能可貴。只見門板畫面上一位背對觀眾的人,正面向封閉深鎖的宮殿大門,透過微微撥開露出的門縫間隙,聚精會神地瞧著門內的景象,彷彿是欲窺「六四」真相的人,必須用勁排除門板的障礙才能見到,充分表達了創作者對中共體制的批判,以及對民主自由的渴望。

  此外,來自美國的藝術家施永德,展出一件題為「拒絕」的作品,更是深刻得引人省思。策展人表示,這件作品從人類學的角度思考,呈現人與人的溝通存在著非常多的「拒絕」,不管是對歷史事件的瞭解,或者是對別人的觀點,甚至是政府對於人民、人民對於政府之間,有時候都存在著這種拒絕。拒絕表達內心的真正想法,或是拒絕好好理解對方的需求,所以才會產生一些隔閡或衝突,甚至演變成暴力壓迫的情形。策展人語重心長的指出,迫害人權的事件一再發生,關鍵就在於彼此拒絕理解,尤其是當權者拒絕付出相對高成本的時間去跟人民溝通,以為用武力解決比較快,因而導致歷史重演。

  一九八九年六月四號,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發生的「六四事件」,無疑是當權者拒絕溝通所釀成的重大災難。中共政權以武力鎮壓手無寸鐵的學生和民眾,對全世界人類所帶來的震撼,不但影響了東歐民主浪潮的發展,也在兩岸三地持續發酵,甚至成為全球華人歷史記憶裡不可磨滅的創痛和傷痕。

事件發生至今將近三十五年了,這三十五年來,每逢六月四號將近的這段時日,中共當局就如臨大敵,要不是大舉逮捕大陸民運人士,就是調動大批武警去守衛天安門廣場,似乎形成了中共領導人揮不掉的夢魘。

其實,「六四」事件的創傷,經過許久還無法平復,並不是中國大陸民眾善於記恨,而是中共當局始終不曾公開真相,對當時的鎮壓行動表示認錯。這只有中共當局平反「六四」事件,進而從事大幅度的政治改革,使「八九民運」的訴求得到實現,才能徹底地止痛療傷。要知道,當權者以武力對付人民,受傷的不僅是人民,兩者的信賴也大受影響,需要長時間修補,這都需要極大的耐心和包容,也要有面對歷史真相的誠意與勇氣。令人感到遺憾的是,在「特區國安法」的箝制下,跟「六四」事件有關的歷史記憶,一概不同在香港留下任何痕跡。香港大學的大型雕塑「國殤之柱」,以及香港中文大學的「新民主女神像」和嶺南大學的「六四浮雕」,都先後遭到校方拆除。正如這次「生死存忘」藝術的策展人所說的,現在兩岸三地只有在臺灣才能用這種藝術展出,公開討論政治以及民主思想的事情。

    聞名全球的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在他過去流亡海外的時候曾經說過:「人類對抗暴政的鬥爭,就是記憶對抗遺忘的鬥爭」。因為,施行暴政的當權者一定希望人民遺忘他們所犯的錯誤,而人民只有拒絕遺忘才有可能迫使他們認錯。這次以「生死存忘」為題的藝術展,紀念「六四」事件三十五週年,就是以記憶對抗遺忘,為當權者所犯的罪行作歷史見證。唯有讓當年殉難者的訴求得以實現,「六四」的鮮血才沒有白流,而「六四」事件所留下的創傷,也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平復和療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