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華論壇
2024/09/17 中秋佳節慶團圓
各位聽眾朋友:
九月十七號,是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按照中國傳統的習俗,在這一天,遠遊他鄉的人都會儘可能回家,和家人團圓、一起賞月共度佳節。所謂「月到中秋分外明」,在這個闔家團圓的日子裡,要是因故滯留在外,不但讓人容易生起懷鄉之情,而且眼看著別人團聚一堂,也會有「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感受。
農曆八月十五,正是秋收過後,不冷不熱,月圓天清的氣候,在以農立國的古代,也是一家團聚慶祝好收成的日子。依照「帝京景物略」這本書的記載,回娘家省親的媳婦在中秋這天必須歸返夫家團圓,所以這天也叫「團圓節」,相傳至今,回家團圓已經成為中秋八月十五的習俗。至於中秋節的起源,最早的記載出現在「禮記」,但是,一直到唐代才有中秋節令的記事,而以農曆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則在宋史太宗紀才正式登錄。
不過,中秋節在民間受到普遍重視卻是明朝以後的事,因為元末明初,朱元璋以驅逐韃子為號召,散佈「中秋食月餅,可免瘟疫」的流言,並且在餅餡裡面放了紙條作為起兵的信號,乘著中秋夜晚蒙古人宴飲醉倒的時候,一舉推翻了元朝,登基建國。後來,明太祖朱元璋為了紀念開國,以吃月餅為中秋節的習俗,這就是中秋月餅的由來。
儘管這樣,中秋賞月的習俗卻早在魏晉南北朝時代就有了,傳說中秋夜正是月亮女神的生日。在中國神話中,嫦娥奔月的故事流傳最廣,幾乎是家喻戶曉。根據「漢書.天文志」的記載,嫦娥偷了丈夫后羿向西天王母娘娘求得的長生不老藥,就飄上月宮躲起來了。另外,還有吳剛伐桂的故事,話說漢朝人吳剛因為學仙道犯了過失,被罰到月宮砍桂樹。月中桂樹有五百丈高,而且有神奇的自癒能力。當桂樹被斧頭砍過之後會立刻癒合。雖然經過了那麼久的時間,桂樹仍舊沒有被砍倒,所以吳剛只好一直留在月宮,永
無休止地砍下去。
根據唐朝「開元遺事」的記載,唐明皇曾經和楊貴妃蒞臨太液池賞月,甚至民間還有唐明皇和兩名隨從,在八月十五中秋夜上廣寒宮遊玩,後來返回人間編寫名曲「霓裳羽衣曲」的傳說。到宋朝賞月的風氣更加盛行,人們在賞月的同時還要拜月,男人祈求高官厚祿,女人祈求貌似嫦娥。到了明代,拜月還講究要設「月光位」,對著月出的方向祭拜,供品當然是圓形的月餅,等拜完後再全家一起分食,象徵月圓人團圓。
至於月餅最早的記載,出現於南宋吳自牧所寫的「夢梁錄」,當時只是一種點心食品,明朝以後中秋賞月、吃月餅漸漸成為普遍的習俗,而月餅也成了親朋好友之間用來饋贈的應景禮物。傳統的月餅多半添加大量的油、糖,很容易就會攝取過多的熱量,如果搭配茶飲,就能夠稍微緩解身體的負擔,避免體內堆積油脂。不同的月餅搭配的茶,當然也不盡相同。例如口味較為甜膩的廣式月餅,應該搭配紅茶;蛋黃酥或太陽餅,則不妨選擇清香的包種茶;蓮蓉、棗泥口味的月餅,配上一壺普洱茶慢慢啜飲,更是相得益彰。
而應景水果自然是當令盛產的柚子,由於它的甜度和酸度都恰到好處,
再加上富含高纖維和維生素C,使柚子成為人們在中秋賞月時最常食用的水果。臺灣文旦柚,這兩年來被中共當局以檢疫不符規定禁止輸入,直到最近才解除禁制,不過,獲准輸入的文旦柚仍必須是中共所認可的產地,似乎將文旦柚當成了操作工具,硬是要在柚子上面辨別政治標幟。這不但讓兩岸農產貿易荒腔走調,變得像是兩岸往來的較勁場域,同時也讓原本開放的美意重重打了折扣。
其實,從賞月、吃應景食物過節的習俗來看,海峽兩岸的文化和傳統真可以說是大同小異,雖然兩岸相隔分治多年,但是,都沒有放棄對傳統文化的堅持,仍然過著同樣詩情畫意的中秋節。還記得前中共領導人江澤民,曾經引用宋朝大學士蘇東坡的詞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來比喻當今兩岸關係曲曲折折的一面,並且對兩岸寄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期望。一年容易又到了中秋佳節,我們除了期許海峽兩岸舉杯共邀明月來宴飲,也希望以彼此都認同的傳統文化,作為兩岸溝通與瞭解的基礎,建立雙方攜手合作、和平共處的互信,為後代子孫開創未來安居樂業的太平盛世。
最後再一次的祝福各位聽眾:月圓人團圓,中秋佳節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