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華論壇
2023/02/17 面對封控抗爭務須積極因應與適度鬆綁
新疆烏魯木齊因為防疫過當的封城控制,導致火災發生卻未能及時進行救援,而造成十個人活活燒死的慘劇。消息傳出以後,不但烏魯木齊出現抗爭事件,也引發中國大陸上海、北京、武漢、廣州等地聲援的示威行動,異口同聲將矛頭指向中共中央防疫封控的清零政策。顯然,烏魯木齊這場亡命火災,燒起了廣大民眾埋怨防疫清零的怒火,除了訴求中共當局早日結束防疫封控以外,示威現場甚至喊出「共產黨下台」、「習近平下台」的口號,積累的民怨實在不容中共當局輕忽漠視。
新冠肺炎病疫從二0一九年年底在中國武漢發現,擴散到全球各洲至今已將近三年時間。這段期間,透過病毒樣本共享和疫情防控的國際合作,以及疫苗研發有成、普遍接種的措施,終於使新冠肺炎疫情獲得一定程度的控制。當然,原先各國由於防疫需求所作的種種戒備,也隨著疫情日漸緩和而陸續解除,尤其是習慣自由社會的歐美民眾,更迫不及待要求當地政府儘快撤消管制,回到疫情還沒出現時的生活常軌。
畢竟,病毒無法全面消滅,只能增強人類本身的抗體,在受到感染時避免招致重大症狀;也就是說,與病毒共存的生態環境,將是人類不得不適應的現實狀況,絕無法以違逆自然的人為管控來達成清零目標,否則,不但執行政策的地方當局疲於奔命,庶民經濟也會備受干擾。這在民主體制被視為理所當然的認知,卻是缺乏多元包容的社會所難以容許和理解的。如果鎮壓管制已經成為當權者社會維穩的利器,那麼,一味強硬要求封控、阻隔也不過是順手推舟,最終的結果就是不惜把人命跟病毒等同看待了。
正因為中共當局的封控措施,已經執行到違背初衷,置人民基本生存安危於不顧的地步,所以,新疆烏魯木齊的抗爭才會得到普遍的響應。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大陸肆虐,固然是中共中央採取清零政策的動機,但是,以貫徹清零政策作為各級官員的考評依據,迫使地方行政當局祭出防疫鐵腕,連救命消防車都被圍欄阻擋才是釀成這次火災傷亡悲劇的主因。其實,早在新疆烏魯木齊火災燒死十條人命之前,在大陸其他地區也曾發生粗暴封控,造成生命危急時不能即刻送醫的慘況,只不過案件零星、規模較小而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
不可否認的,堅持清零政策已為中國大陸帶來消費疲軟、民生凋敝,嚴重衝擊產業發展,使大陸經濟一路下滑,寫下改革開放以來難得一見的低度成長數據。有些遭到封城的地區,甚至連食物和日常用品的供應都成問題,這已經攸關人民的生存權益,然而中共當局卻依然故我,不曾謀畫相應的配套作為,使封控所造成的不便和負面效應不斷擴大。這次新疆烏魯木齊火災傷亡事件,恰恰成了抗爭行動全面展開的導火線,讓積累多時的不滿情緒找到宣洩的出口。
雖然這次反封控示威是在中國大陸各處高等院校發起,並且展開、蔓延到互通聲氣、彼此串連的局面;有媒體因而指稱是「六四事件」以來最大規模的抗爭行動,但是,反封控示威是官逼民反的結果,與「八九民運」倡議的政治改革,在根本上就有著明顯的差異。大致來說,「八九民運」是改革開放初期,大陸知識份子對執政者提出的願景與訴求;不過,這次因為防疫嚴苛所引發的民怨,卻是對當權者高壓管制的不滿,並且要求立即解除眼前的封控,恢復管制之前的日常生活。封控抗爭所期待的,並非動搖中共統治基礎的體制變革,只是希望政策改弦更張,適度鬆綁現行種種不便民、也不利民的管制。
中共當局面對這種情況,大可不必高規格地嚴陣以待,但是卻須要儘快回應,積極進行瞭解與溝通;尤其是在一黨專政的中國大陸,民意往往難以透過有效的渠道讓決策高層聽見,最終不得不訴諸激烈的抗爭手段來動搖視聽,目的也只是為了民情上達而已。如果中共當局仍然以嚴格的清零政策自許,不在防疫過度的作法上彈性調整,卻唯恐區區抗爭演變成動亂而大舉鎮壓,那麼,民眾合理的需求得不到及時回應,民怨的怒火就有可能繼續燃燒,對中共政權帶來難以預料的衝擊。尤其在網絡互通比昔日更為發達,社群連結也更為緊密的中國大陸,中共當局務須審慎以對、積極因應,才能有效紓解民怨,避免封控危機一發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