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華論壇
2022/06/29 後疫情階段中共持續對我青年部署重點工作
壹、前言 近年來兩岸人員與實體交流數量規模,雖然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而大幅降低。然而,中共對我青年工作,仍標榜「讓兩岸交流不停、亮點不斷、力度不減、熱度不降,兩岸青年心貼得更近、情融得更深」。不僅「第21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仍訂於今(2022)年7月27-30日以視訊方式舉辦;而且「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於今年5月11日,已連續舉辦到第5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向論壇組委會發賀信,代表習近平對論壇舉辦表示祝賀,汪洋更強調「克服各種不利影響和人為干擾」。鑑於兩岸持續進入後疫情階段,中共持續對我青年「部署2022年重點工作」,有關動向值得關注。
貳、「新時代青年愛國統一戰線」為重點工作 今年1月24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下稱: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賀軍科,在該團第18屆6中全會第1次全體會議,進行「2021年共青團工作情況」與部署2022年重點工作報告包括:(一)「鞏固和擴大新時代青年愛國統一戰線。實施港澳臺青少年交流工程,圍繞經濟、文化、民生等重點議題,推動內地(大陸)與港澳臺青少年全面交往、廣泛交流、深度交融」;(二)「在對臺青少年工作中,繼續舉辦海峽青年論壇和社團圓桌會議,努力尋求打破兩岸青年政治團體交流僵局的方式方法。在海外中華青年工作中,聚焦僑二、三代和海外中國留學生,探索建立聯誼性組織,拓展發揮作用的領域和方法。」顯見,共青團中央的「新時代青年愛國統一戰線」對象,既包含我青年與青少年階層;工作方式除舉辦「海峽青年論壇」和社團圓桌會議,也向兩岸青年政治團體交流推進。可預見的是,中共將「針對不同層次、不同領域、不同類別、不同專業的兩岸青年社團搭建更多對口交流平臺」。亦即,中共對我青年工作,不僅部署共青團中央與地方涉臺工作體系,大陸高校系統亦持續對臺深化青年交流深度與密度。
三、中共對我青年工作不斷擴深 共青團中央在兩岸青年交流上,向來具有「牽頭」與整合作用。共青團中央書記經常以「
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主席名義,率團來訪交流,包括劉鵬(曾任
國家體育總局局長、
黨組書記,現任「
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名譽主席)、巴音朝魯(曾在習近平任浙江省委書記時擔任浙江省副省長、寧波市委書記,後升任吉林省
省長、書記,現任
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孫金龍(曾任安徽省委副書記、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書記,現任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等,均曾親自率團訪臺。「第19屆海峽青年論壇」於2021年12月9日在廈門舉辦,福建省委副書記、省政法委書記羅東川,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龍明彪,全青聯副主席徐曉,共青團福建省委書記、福建省青聯名譽主席肖華鑫等出席主持。其中「2021海峽青年社團圓桌會」,宣稱「多家兩岸青年社會團即對2022年擬合作開展的重點項目進行發布,並將針對不同層次、不同領域、不同類別、不同專業的兩岸青年社團搭建更多對口交流平臺,完善促進兩岸青年社團合作的制度安排,不斷擴展兩岸青年社團的合作網路」。今年2月25日,共青團福建省委在福州召開第14屆第6次全體(擴大)會議,總結2021年工作情況,部署2022年重點工作指出,「要深入實施閩臺港澳僑青少年交流工程,以海峽青年論壇二十周年、海峽青年節十周年為契機,提升101臺灣青年創業扶持計畫」,「讓兩岸交流不停、亮點不斷、力度不減、熱度不降,兩岸青年心貼得更近、情融得更深。」可預見的是,今年底「第20屆海峽青年論壇」,仍將「克服各種不利影響和人為干擾」賡續舉辦。由此看來,中共對我青年「多層次、多面向、多渠道」工作,不僅從中央到地方進行組織部署,更向學校、社團、青少年階層擴深。
肆、結語 值得關注的是,「第21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雖係菁英參與性質,動員規模也相對較小,然卻具有高度指標意涵。除上海復旦大學仍係陸方必然與會隊伍,還包括清華大學、南京大學、鄭州大學、海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福建兩所大學(待定)等。顯然,該辯論賽具有區域代表考量,也意味著青年交流有著不同於一般兩岸交流的特殊性,不僅可塑性強、有凝聚力且永續發展,對青年未來職涯具有原生聯結與深刻影響。概括看來,即使中共慣於對我青年工作高調宣傳,甚至部署重點工作在「鞏固和擴大新時代青年愛國統一戰線」。然而,政治上不表態自由、尊重差異與行政中立原則,已成為我公民社會文明素養與青年社群生活態度,我國青年在面對中共青年工作,顯然有一定的分寸拿捏與理性判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