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華論壇

2023/09/30 中共操作兩岸旅遊議題顯然失當

今年8月25日中共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朱鳳蓮,就臺灣規劃恢復兩岸觀光旅遊及放寬陸籍人士來臺商務交流,向媒體表示:「這個『規劃』沒有明確的實施日期,名為『恢復』實則拒不解禁,名為『放寬』實則對兩岸交流施加更嚴苛的限制,完全是民進黨當局自己在『畫餅』。這個所謂『規劃』在兩岸交流史上創下3個不光彩的紀錄:第一是對臺灣民眾來大陸團隊旅遊的限控 前所未有;第二是對臺灣旅遊行業的管制 前所未有;第三是對臺灣企業邀請大陸人員赴臺從事會展和商務交流的限制 前所未有。」事實上,此規劃是8月24日由大陸委員會、交通部以及經濟部等部門,共同發布,計畫自今年9月1日起,恢復包括:旅居及留學第3地的陸籍人士得申請許可來臺從事觀光活動;陸籍團客來臺,初期每日限額2,000人次;臺灣旅行業組團前往中國大陸,依對等原則,適度調控赴陸人次,同時循序恢復兩岸團體旅遊,自宣佈日起,以1個月為準備期,並視陸方回應,再確定實施日期。
然而,中國大陸國臺辦說法,卻讓人產生認知錯覺,將恢復兩岸旅遊議題的因果關係倒置,原本應經由彼此官方正式協商程序,中共卻依然片面透過媒體釋放訊息。不僅在轉移人們對大陸各種新興矛盾的注意力,也意圖藉此散布爭議訊息,說我政府阻礙恢復兩岸旅遊;進而以經濟利益對我遂行政治脅迫,意圖針對2024年我國總統與立法委員選舉,擴展介入管道,影響選民意向與選情動向。 值得關注的是,中共如此操作兩岸旅遊議題,不僅顯然失當,也讓大陸民眾誤以為是我方不願開放陸客、陸生來臺。
    今年8月16日大陸委員會發布「2023年第2季中國大陸情勢報告」指出,中共持續操作旅遊議題,先透過片面恢復臺灣旅行團赴陸旅遊,再藉開放大陸團客赴78國旅遊、但排除臺灣的手法,企圖施壓我政府解除臺灣團客赴陸禁令,並將當前兩岸交流障礙歸咎我方。      
    兩岸旅遊政策議題,原本就應在平等互惠與透明友善原則下,進行官方正式協商。兩岸進入後疫情以來,中共文化和旅遊部分別在今年2月及3月兩批次恢復出境團體旅遊共60個國家,包括泰國、印尼、新加坡等國家都在名單內。由於,時逢春節寒假旅遊旺季,臺灣還曾一度盛傳,因而坐失陸客來臺消費利益。甚至,今年5月 中共國臺辦在未經兩岸正式協商,逕自片面宣布恢復臺灣旅遊團赴陸在先,不僅讓人以為兩岸將春暖花開,也將原屬後續的業界承攬獲利等議題,反而被置前,讓社會誤以為我政府阻礙恢復陸客來臺旅遊。
    我們來檢視宣布的時間點,不僅延續中共針對今年4 月總統蔡英文「民主夥伴共榮之旅」出訪行程,宣稱懲戒2家宣揚「臺獨」機構;同時,也呼應中共商務部4月12日公告所說,依《對外貿易壁壘調查規則》對臺灣農產品、五礦化工、紡織品等2,455項產品,進行貿易壁壘調查。可見,從國臺辦慣用片面釋放爭議訊息的伎倆看來,似乎有利於營造兩岸春暖花開的意象;但實質上,卻又在對我進行政治經濟脅迫。再者,大陸在新冠疫情嚴格封控清零政策以來,累積政治爭鬥、經濟脫鉤、消費疲軟與社會固化等新興矛盾,藉由對外開放旅遊形式,既可轉移人們對外企 外資撤出大陸的注意力,也有助於緩解後疫情以來的各種新興複雜矛盾。
目前,我方並未禁止臺灣人以自由行的方式前往中國大陸,也沒有禁止學生到大陸就學;相對的,中共仍未開放大陸團客與自由行人士前來我國,也不肯開放陸生前來。實質上,更讓人憂心的是,大陸來臺旅遊業務,長期被特定利益階層把持,在旅遊「一條龍」經營模式下,不僅臺灣相關業者或國人很難積極參與,甚至陸客被高價剝削,而對臺灣留下負面觀感。因此,有關於旅遊透明友善度的問題,兩岸更有必要藉由正式官方協商,共同面對協力改善。若中共仍慣於繞過我政府協商機制,片面透過媒體釋放爭議訊息,誤導兩岸社會對我政府恢復旅遊政策的認知,勢必將讓世人更加認清中共利用矛盾進行鬥爭的本質。我們可以看到,中共當前對臺工作,仍是一手高唱「兩岸融合發展」,另一手又宣稱「要拋棄幻想、勇於鬥爭」,就更加表明中共對臺政策,經常呈現自我矛盾,也很難與外界建立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