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華論壇

2023/12/07 中國大陸面臨經濟欲振乏力的困境

    當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緩和、經濟逐漸回溫的時候,中國大陸卻因為外資減少了對本地產業供應鏈的依賴,而出現進、出口外貿衰退,資金投入和內需消費兩面緊縮的現象。換句話說,推動經濟成長所需要的投資、消費和出口等三要素,目前在中國大陸嚴重熄火,呈現無以為繼的萎縮狀態。過去大陸經濟對外資的磁吸作用,已在疫情過後有了顯著的變化,如今不但投資風險增加新的開發計畫也停滯不前,這對經濟發展仰賴外資的中國大陸,確實帶來了立即而明顯的衝擊。
正因為這樣,近日在上海舉行的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強特地到場宣示,中國大陸將進一步放寬市場,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限制等政策,營造市場化、法制化的經商環境。李強在上海的這場政策喊話,恰恰反映出外資陸續撤離中國大陸,以致於新冠肺炎疫情過後經濟欲振乏力,失業人口激增的困境。
    事實上,今年一月外資買進中國股票的金額曾經創下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當時,中共取消防疫清零政策,外界對中國大陸經濟回復疫前的榮景抱有相當期待,不料才過半年時間,外資對大陸市場的信心竟然全面翻轉,大量拋售的股票市值已經超過兩百五十億美元,換算為人民幣大約是一千七百七十四億多元。不單單這樣,著名的跨國科技產業,例如蘋果、微軟、谷歌、戴爾、惠普等公司,以及汽車業的三菱、寶獅、飛雅特品牌,和食品零售業的沃爾瑪都陸陸續續將資金全部或部份從中國大陸撤離。
新近的事例則是,服務業的全球民調機構蓋洛普也決定撤出中國大陸。要知道,在真實民意難以發聲的地方,蓋洛普並沒有著力於民意調查反而是商業的市場調查和顧問諮詢才是主要業務,因為,在信息不夠透明的中國大陸,官方發佈的數據往往造假失真,必須再從各種統計的其他資料加以研判,校正得出較為接近事實的狀況可想而知,蓋洛普身為商業經營前置作業的市調公司,它的業務消長正反映了當今大陸經濟的真實情境。即使是還沒有撤離動作的外資企業也覺得矛頭不對,紛紛跟風減少對中國大陸的投資計畫,讓大陸經濟出現了二十五年來未曾見過的窘境。
不可否認的,從習近平第三任的任期開始,在網路控管、數位監視、國家安全和新疆再教育營等面向,不論是法規強化或執法到位,都比過去的中共領導人更加嚴密,甚至於改革開放以來「政左經右」的路線,也出現了逐漸向左傾斜的發展。最明顯的是持續加強對民間企業的控制,所謂「國進民退」與「企業姓黨」已成為當今大陸市場的主旋律;中共官方既然明確要求「共同富裕」、「服務國家」為優先,那麼,藉著行賄政府官員或利益輸送等方式,為企業經營打通關節以免面臨貸款不易、稅收無法取得優惠減免等狀況,也就成了中國商場見怪不怪的現象。
除此之外,中共新版「反間諜法」的頒布,強化了當政者極權專斷的地位,讓公權力得以長驅直入,干預民間的調查行為,導致今年三月美商顧問公司美思明智在北京的辦事處遭到搜索,有五名大陸籍員工被逮捕調查,同時也受到行政當局處以約略人民幣一千零四十九萬元的高額罰款,理由竟然是從事未經官方批准的統計工作這在一般民主國度極為稀鬆平常的事,在中國境內卻被嚴格箝制,對外籍人士來說真是難以適應也因為動輒得咎而讓外資企業紛紛走避,大幅撤出人員與資金,折損了經濟復甦所需的活力,也偏離了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政策,逐漸趨近封閉體制,回到社會主義基本教義的老路。
     當然,近一年來中國大陸相繼發生金融和房地產風險事件,直到現在仍然無法妥善因應和解決,嚴重阻礙了經濟在短期內迅速成長,畢竟,金融系統背負著資產健全運行的角色,絕不容許脫離正軌的狀況,而房地產向來就是啟動經濟增長的火車頭,如今在中國大陸都雙雙遇到棘手的問題,讓過去依賴基礎建設投資帶動經濟的發展策略無從著力,因而導致大陸經濟復甦的力道遠遠不如預期。
正如英國著名的「經濟學人」雜誌所指稱,在集權體制統治下的社會缺乏創新,面臨失控的經濟狀況,通常只一味加強管控卻不知適時鬆綁而失了準頭的決策往往雪上加霜,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大陸經濟欲振乏力的困境,正是一黨專政體制失靈、失能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