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華論壇

2024/03/18 展望兩岸關係開啟良性善意的契機

各位聽眾朋友:
大陸漁船最近在金門海域越界捕魚,遭到臺灣海巡署執法船艇驅趕,不幸發生翻船狀況,並有兩名大陸漁民落海溺水身亡。事情發生以後,臺灣相關部門已經儘速處理,在後續各項環節對當事人妥善安頓,同時也檢討執法程序有無缺失,避免未來再出現類似情形,讓兩岸關係增加無謂的風波。
日前,中共國臺辦針對此事宣稱金門廈門海域「不存在禁止、限制水域」後,中共海警接著宣佈將「常態化執法巡查行動」,並且在近日就強制登船臨檢「金廈遊輪」,讓觀光船上的遊客飽受驚嚇。中共當局這一連串的作為,似乎有意藉著此次偶發事件,衝撞兩岸多年協商和交流所成就的現狀,試圖挑起原本存而不論的司法管轄權爭議,進一步壓縮未來兩岸關係可以轉圜的彈性空間,使兩岸政治分歧可能帶來的摩擦更加擴大。
平心而論,這次越界捕魚的是無船名、無船舶證書、無船籍港登記的大陸漁船,向來就是兩岸打擊犯罪及執法查緝的主要對象。這類「三無船隻」,既然未經合格檢驗,在船身結構和常態性能上都有疑慮,不見得經得起風浪吹打,如果再由經驗不足的人來駕駛操作,將使海上航行的風險大為提高。這次出事的大陸船隻,不但船艇新買不久,而且船長也沒有合法的船舶駕照,駕船技術的生澀可想而知。問題就在於,這艘「三無船隻」為何能在大陸所管轄的港灣出航作業,又為何能在廈門海岸暢行無阻,以致於越過我方的禁、限制水域?這難道不是大陸方面縱容出來的結果嗎?
根據中華民國海巡署的統計,最近三年大陸漁船越過禁、限制水域,遭到執法執離的超過四千艘艘次,而扣留的不法船舶也有七十幾艘,實在不算少數。這類「三無船隻」,既然無從依據船舶登記資料證明國籍歸屬,也就沒有可以主張管轄權的法律基礎。不過,這次大陸船隻翻覆有人不幸罹難,基於人道援助的前提,兩岸當局雖已進行相關善後協商,卻因各自負有不同的立場和任務而難有共識。對罹難者家屬的哀痛心情,大多數臺灣民眾也能感同身受,但也不願見到因而升高兩岸的對峙氣氛,使停滯的兩岸關係又更加
惡化。
在過去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和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的事務性協商中,海事糾紛就一直是雙方關切的焦點,並且也曾經把海防責任區域的劃分列入討論議題,不過,由於雙方在法律管轄權上仍有政治分歧,最後授權兩岸紅十字會簽署「金門協議」,同意以務實、人道的方式解決,避免類似的海事糾紛一再重演。儘管仍未達成具體明文的兩岸海域管轄約定,但是,基於維護兩岸漁民福祉的需要,對兩岸原有行政管轄所及的海防區域,卻因而有了相對的認知和尊重,也就形成兩岸長年海域執法彼此認同的默契。最近,中共當局因為這次偶發事件,竟然公開否認金廈海域之間的默契,並且大舉出動海警闖入金門禁、限制水域,讓兩岸原本互動關係較為友好的金門、廈門也氣氛緊繃,許多當地漁民都自動暫緩出海捕魚,以免又再滋生事端,讓自己惹禍上身。
可是問題總要解決,只有本著相互理解的善意,才能透過意見溝通,開啟良性互動的對話之窗,讓此事得以化解而順利收場。過去這些年來,中共當局始終拒絕與執政的民進黨交涉,以致錯失了多次開啟兩岸良性互動的契機,讓兩岸的政治關係漸行漸遠。記得蔡英文總統在二0一六年的就職演說中,曾經表示政府會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這雖然與大陸方面的期待仍有落差,卻已經是兼顧臺灣民意及兩岸現狀的折衷作法。如果中共當年能夠理解這項呼籲,及時掌握契機啟動雙方的對話機制,兩岸的政治關係理應不會疏遠到如此地步。
自從兩岸政治關係陷入僵局以後,已明白顯示兩岸分治的現實得不到尊重,將難以重建兩岸共存共榮的合作關係。如今再度由民進黨籍的賴清德當選下一任中華民國總統,他是未來四年兩岸關係不可迴避的對象。這是中共當局必須面對和瞭解的發展現狀,要是仍舊沿續過去幾年的作法,只會使兩岸政治關係的僵局持續下去,也將重蹈這些年來兩岸互不信任的覆轍。
毫無疑問的,這次發生大陸漁船翻覆事件,迫使兩岸不得不正視現實、進行協商,同時也給了兩岸開啟良性互動的契機,彼此多一些善意、少一些猜忌,讓事件得以圓滿落幕,不但是兩岸民眾共同的期待,也可為兩岸關係帶來冬去春來、冰融水暖的和善開端。